剑道三境:人间修行的三重天

剑道三境:人间修行的三重天

人间有剑境界,非止于兵刃相向,实乃心性磨砺之道。古来剑客以器载道,将红尘纷扰化入三尺青锋,终得"手中无剑,心中有剑"的至臻化境。此中玄妙,可分三境观之。

第一境谓之"见山是山"。初执剑时,唯知劈刺格挡,观剑为杀伐之器。如少年侠客初入江湖,一招一式皆循剑谱,锋芒外露却失之刚硬。昔年越女论剑有云:"凡手战之道,内实精神,外示安仪",此境修者尚未参透剑与人合的玄机。

第二境称作"见山非山"。当剑锋磨去棱角,始悟剑即人魂的投影。李白"十步杀一人"的豪气,实为以剑抒怀;杜甫观公孙大娘舞剑器,所见已是"天地为之久低昂"的意境。此境修者渐通"不滞于物"之理,剑招可化飞花摘叶,竹杖芒鞋皆成利器。

第三境方达"见山仍是山"。返璞归真时,剑已非剑。庄子说剑篇中"天子之剑"上决浮云,下绝地纪,喻的正是超脱形器的精神境界。此时剑客勘破生死之界,如禅宗公案"万古长空一朝风月",剑锋所指无非本心。

人间剑道终要归于"无剑之剑"。金庸笔下独孤求败四十岁后草木竹石均可为剑,王阳明龙场悟道时言"心外无物",皆是此理。三尺青锋不过引渡之舟,真正的剑境,永远在红尘炼心处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