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古老的山谷深处,有一株传说中的桃树,每逢春至便绽放千朵绯红。村中老人低语,那是前世未了的情缘所化,每一瓣桃花里都藏着一句未诉的衷肠。牧童阿青偶然拾起落花,指尖竟浮现陌生女子的笑靥,自此夜夜入梦,见那女子在桃树下舞袖如霞。
百年茶肆的说书人敲响醒木,道出更离奇的后续:民国年间,留洋归来的周姓书生为写生踏入山谷,画板上桃树竟与梦中重叠。当他触碰树干时,整片桃林无风自动,飘落的花瓣在他掌心拼出"三生石上旧精魂"的诗句。书生发疯似地挖开树根,发现个鎏金匣子,里面躺着半枚带血玉簪。
当代民俗学者林棠循着县志找到此地,发现桃树早已枯死。暴雨冲刷后的山崖却露出唐代墓砖,碑文记载着安史之乱时,一对恋人在此殉情。女子临终前咬断玉簪为誓:"愿魂魄化千朵桃花,岁岁候君归。"学者突然明白,那些传说里的男主角,眉眼都像极了她研究所挂的古画——天宝年间战死的年轻将领。
最后一个雨夜,枯树突然抽出新芽。守林人看见穿羽衣的虚影绕着桃树徘徊,唱的还是《霓裳》古调。破晓时,满山野桃毫无征兆地同时盛放,宛如千盏血泪凝成的灯笼。山风过处,所有花瓣都朝北方飘去——那是当年长安的方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