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《九鼎记》的宏大世界观中,主角滕青山最终突破武道极限,以破碎虚空的震撼方式离开九州大陆。这一结局既是对传统武侠"飞升"概念的致敬,又融入了作者我吃西红柿独特的玄幻设定。
关于破碎虚空后的去向,原著虽未明确交代,但通过九州世界与端木大陆的平行空间设定可以推测,滕青山很可能进入了更高维度的位面。这种设定符合玄幻小说中"三千世界"的常见架构,暗示武者突破后可能前往更强大的修行文明。
值得注意的是,小说中多次提及的"至强者"境界,实为打开空间壁垒的钥匙。当滕青山在火山深处完成最后突破时,引发的天地异象暗示着两个世界的通道被强行开启。这与传统武侠中"踏破虚空"的描写形成有趣对比,体现了玄幻元素对武侠概念的升级。
从人物塑造角度看,这个开放式结局保留了滕青山传奇的延续性。作者既未将其神化为永恒存在,也未限定其最终归宿,反而通过九州世界后续的武道传承,让主角的精神影响力持续存在。这种处理方式比直接揭示去向更具文学张力。
细究小说中的伏笔,端木大陆可能只是多元宇宙的中转站。滕青山穿越时引发的空间波动,以及神秘老者对"外界"的只言片语,都暗示着破碎虚空并非终点,而是通向更浩瀚世界的起点。这种留白手法为读者提供了广阔的想象空间。